< 返回
hr自白:我将失去娃哈哈了吗?

达能在娃哈哈之争中有悖常理且显失公平

和君创业:我们不是代宗庆后出征

和君创业:我们不是代宗庆后出征

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绝对隐私

2005年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我离开了娃哈哈,之后一直在大学教书并在企业做一些咨询工作。娃哈哈与达能之争,是我曾想到过的。没料到的是:来得如此之快,势头如此迅猛。

有几个曾在娃哈哈工作过的朋友建议:咱们离开娃哈哈的人是否也搞一个联合签名,声援娃哈哈。我害怕添乱没有应允,但是说实在的,离开娃哈哈后,只要是曾经在娃哈哈待过的朋友聚会,主题从来都是娃哈哈和宗总,谈论老头那穿着西装怪怪的样子,品着他粗硬而绝无修饰、大白话却劲道贯通的"通报",偶尔,我还会模仿着来一句:弄啥西(杭州话:什么事)?

可以说娃哈哈已经在我们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或者勿宁说娃哈哈已经成为我们这些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是现在,我将可能面对这样一个境地,假如达能接手娃哈哈,那若干年后我无法向我的子孙辈交代:那几年他的祖辈在干什么?因为他努力拼搏为之效力的娃哈哈已经不在了——所有真正了解娃哈哈的人都不看好达能这个擅摘桃子的家伙会把娃哈哈这块地耕耘好会把这棵树栽培好。曾经有一个与娃哈哈交相辉映后来日渐黯淡的乐百氏就是最好的佐证。

有人说:历史是刻在羊皮纸上的字,可以随意抹去。那么,历史中的人呢?人心中的历史呢?抹去了黑色的字,就能抹去历史?抹去生命的历史和尊严?

一种锥心的疼,一种个人历史中的一段面临即将化为乌有的感受。个人的疼,可以隐忍。历史的疼,将带来永久的伤疤。

可是,历史总是相伴而生、前赴后继!

我曾为啤酒企业做相关的咨询服务,对属于快速消费品的啤酒行业略有了解。我国当前的啤酒和饮料行业颇有相似之处,一样面临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掠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啤酒跨国公司陆续溃败中国市场后,在新一轮的中国市场进入上,他们采用了挟资本收购或控股中国品牌的战略。不知道这是不是达能在中国的成功——至少是暂时的成功,带给同样从事快速消费品经营的啤酒跨国公司的启示。李肃先生说:"一个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将最大的几家竞争对手分别收购重组,听任各方血腥拼杀,且在各家董事会中悠然自得窃取商业秘密,而后步步为营地操控对手".

啤酒行业分明就正在上演着这样一出大戏。在外资品牌的控制下,很多知名的地域品牌逐渐消失,那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在"融入世界500强"的口号下变成一座座单纯的加工厂,生产着另一个牌子的啤酒,而原来那凝聚了员工荣誉和汗水的品牌只能静静地躺在他们的渐行渐远的记忆之中。这些品牌可是曾经获得过诸多荣誉,都是在各地家喻户晓的品牌呀!——历史的汗水和辛劳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曾经的梦,一个找不到归属和根基的梦。

消失正在进行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人正在经历我将感受到的痛楚。

可是,从娃哈哈身上,从宗庆后先生身上,我依稀看到了希望。

宗庆后,这个我所见过的中国最具血性的老板,知难而上,坚定地挺了出来。如果说,我过去对他的理解更多地是商业意义上的话,那么,这一挺,就具有了另一层的意义。如果说过去他是娃哈哈的主心骨,那么,这一挺,他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我没有李肃先生的高度,能够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国企改革的波折上来看待问题。我所能看到的只是:面对跨国公司利用条文规则而浑然不顾道义法则在一个具有"德治天下"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度里肆意横行的霸道行经的一声大喝:住手!然后,一个身影蓦然闪现,全身而上,不留一丝退路。

乐百氏事件曾经是媒体非常关注的,我也曾为乐百氏创业者"悲壮"退出唏嘘扼腕。2003年我与上海的一位朋友聊天聊到乐百氏,朋友告诉我说当事人现在是一个潇洒的投资人,他们公司中就有其10%多的股份,当事人从乐百氏的退出实际上不排除精巧设计的知难而退,金蝉脱壳。这一点有兴趣的媒体不妨发扬掘地三尺的精神,我在此提及此点只是想彰显:对于宗庆后而言,他完全可以走与"斗争"完全不同的道路,以他的商业智慧和在达能眼中的讨价还价的地位,获得的利益可以更多……

而达能确实动用了个人利益的诱惑。或许宗庆后也曾动摇过(达能说曾经签署过收购协议),但最终宗坚定地说出了"不",哪怕"我们不一定能赢".

达能确实有颗"利"的魂,凡事不离不弃,利字当头。利诱不成,又转而用"个人利益"攻击对手,全然不顾事件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单纯的"达能 vs.娃哈哈"的商业利益,而成为中国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定背景下引进外资政策得失之关键事件(这一点和君创业的李肃先生已做了精彩的阐述),成为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渐渐成熟的一代中国企业家对外来者大呼"尊重"、"平等"之标志性呐喊,亦全然没有借此反思达能自身在中国"是否该改变一下思维,改变一下工作方法,是否该尊重一下中国人,尊重一下自己的合作伙伴"(宗庆后语)。

达能威逼利诱,已尽失跨国公司颜面,而看不清问题本质,则更加暴露其"唯我独尊"的心态。这一事件将本已渐渐褪去的笼罩在跨国公司身上的光鲜,一下子彻底撕去。

每每想到这场战斗,我都感到激情振奋,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宗庆后是一个从来都充满信心,永远都绝不言败的战士。

但是,激情取代不了担忧。我太熟悉太知道我过去的那些同事们,虽然敬业,但不够"专业",虽然聪明,但过于老实。网络上支持的声音虽众,但反对的动作却是"组合拳",招招阴狠,更有所谓"原中层干部"、"十七年老员工"等假冒伪劣者齐齐登场,混淆视听。(我一发现即立刻跟帖揭露其面目,可是整整一天都发不出来,不知道是网络设备的技术问题,还是xx公关"专业化"手段操控。如是后者,那么我更加担忧了)。

另一个更令我担心的是:在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生存着一群我一直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却集体沉默。是失语?还是沉默?是在深深地积蓄力量,期待瞬间的激情爆发吗?

忧虑还将伴随我。您说,我会失去娃哈哈吗?我们会失去娃哈哈吗?

相关新闻:

李肃:达能在娃哈哈之争中有悖常理且显失公平

和君创业:我们不是代宗庆后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