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请善待郑俊怀 来自伊利旧部的另类声音

郑俊怀进入乳业纯属偶然。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或律师。但在参加第一批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时,郑俊怀差了十几分,后来只得进了工厂。接手伊利的前身--内蒙古回民奶食品厂当厂长时,这个厂是整个系统内最差的一个企业,全部家当才41万元,完全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烂摊子”。

在郑俊怀的经营下,回民奶食品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郑俊怀觉得当时的体制太束手缚脚了,竟带领厂领导班子发动了一场“政变”。那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刚刚起步,呼和浩特市政府最初确定了12家试点企业,但却没有回民奶食品厂的份。郑俊怀找到市政府,表示一定要走股份制之路,“如上级不同意搞股份制,我们将集体辞职!”在市长亲自协调下,回民奶食品厂终于挤进了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的行列。于是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诞生。

但最后,他却栽在了这上面。

郑俊怀出事了!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陆续有数家媒体惊爆伊利数位高管被拘的新闻。

笔者随即致电伊利公关媒介经理娜米拉,但手机无人接听;之后发去短信,不久后收到回音:“您好!郑总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有关此事我公司已发布正式公告,请您到网上查询。”

接着,笔者又拨通了伊利行政部总经理刘春海的手机。他在电话里介绍,12月17日中午,他接到呼和浩市市委常委办公厅秘书的电话,让他在当天下午3点半召集伊利集团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到丽山湖度假村开会。会上,包括郑俊怀在内的7位高管被马上带走。不久后,刘春海即接到其中5位高管被刑事拘留的函。

对有关伊利员工为此事人心波动的传言,他进行了否定:“没有啊!现在人心很稳定啊!”他透露,像每年年底进行的文艺汇演都在照常进行,并没有受此事影响。

在笔者2004年9月24日这天的日记里,还记载着在“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见到郑俊怀的情景:“与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是,他胸前却没佩戴鲜花、身后也没有呼应的随从,只是一个人,拎着一个纸袋子,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处。”

一些小事

“我感到很痛心!很震惊!想不到郑俊怀这种优秀的企业家也倒下了。”窗外是北京今年的第一场雪,但北京赞伯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路长全的情绪分外激动。路长全曾出任伊利营销部门副总经理,和郑俊怀有过长达两年的交往,所以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说自己“这两天心情特别不好”。

对郑俊怀一生影响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幼年丧父:“那年我12岁,家里没有了顶梁柱,记得我的书包还是用父亲的白洋布毛巾做的。穿得破破烂烂的,走到哪里别人都瞧不起。这让我懂得一个道理,没什么可以让你依靠,一切要靠自己努力。”

路长全介绍了郑俊怀的一件小事:“有一次,郑俊怀要来北京会见一家跨国企业的老总。他到北京的当天晚上,在西直门附近找了个一家没有星级的旅馆,才180元每晚。第二天要和跨国企业老总见面了,怎么办?不能丢伊利公司的面子啊!正好他有一个朋友那天住在长城饭店,于是他打电话给朋友,说你把你的房间借给我用2个小时,我会见一下外宾。

在路长全的印象里,郑俊怀还是一个很敬业、很谦和的人:“他常常工作到很晚,常常利用坐车的时间睡觉。有时我们一起出差,常常会讨论问题到深夜,有时甚至通霄达旦。有次我找他汇报工作,他听了足足有两个小时,没有打断我,只是在我谈完后,他才说,小路,你谈的主要是不是这样几个意思?”对于路长全后来在营销上面的很多建议,郑俊怀都采纳了。

后来路长全想离开伊利去开拓自己的事业,郑俊怀找他谈了几次心,这些肺腑之言至今让他感动:“他说,我一年的薪水已经上百万,已经够用了,我要那么多钱干吗?人终是要死的。我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在法国读书,读书都是靠挣的奖学金。钱多了对孩子反而有害处,是害他们。你看,我都50多岁了,对我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伊利的品牌能够做起来,能够做成世界级的企业,能让员工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让农民们能够富裕。我对它倾注了几十年的心血,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不希望看到它出任何问题。”

对于郑俊怀曾经打击报复竞争对手的传言,路长全认为完全是造谣。他介绍道:“蒙牛的牛奶曾经在湖北出了麻烦。伊利一些低层员工曾经想把一些不利的报道进行复印,然后散发。但郑俊怀召集了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明确要求不得散发一份对蒙牛不好的资料。他认为,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不是蒙牛的问题,我们要帮助蒙牛一起成长。郑俊怀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诋毁过任何人,却常常说,伊利培养了一批能干的人,这是内蒙古人的骄傲。”

“你说这种平时就喜欢吃碗面条、一件衬衫穿了几年、出差不住200块以上宾馆的人,他会贪污?打死我都不信。”

关于郑俊怀的“哑迷”

在公布的资料中,郑俊怀涉嫌的是挪用资金,用来进行mbo的收购。路长全认为关键是如何去界定这个问题,“首先,是不是他自己拿的?其次,这钱拿去干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进行mbo收购,那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得了主的。伊利关于mbo的事情,当初都是当地政府要做的,是他们同意的。”

路长全打了个比方:“比如我们三个人是某个企业的高管,现在当地政府鼓励你们买下这个企业。怎么买?按市场价?那我们买它干吗?我们哪有这么多钱?肯定要折价卖给你,于是每股10元变成每股5元卖给你。但这叫国有资产流失吗?再说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这就像三只猴子分香蕉,怎么分都不公平,最后香蕉坏了,于是全丢了完事,大家反而高兴了。”

路长全分析,这可能是一些人报复的结果:“有几个人贪污了几百万,郑俊怀就说你们走吧。没想到他们反过来又弄了他。郑俊怀对事业的兴趣远远大于金钱的兴趣,有些事并不是他想要做的。”

对事情背后的复杂性,路长全打了个“哑迷”:“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有股份要卖给你,但我们在私下里还得有一个协议,你买的股份里我又要占有多少比例。明白了吗?

路长全归纳了郑俊怀的三个特点:正直、稳健、勤劳。路长全悲观地断言,“我太了解这个企业了,郑俊怀个人的威信和人格的力量,在伊利没有人能比得上。但他永远挂在嘴边一句话:伊利是大家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郑俊怀是个干事的人,他应该没有拿一分钱回家,但背后有太多的阴谋家,可能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做了一些事情。他是整个企业的主心骨,我无法想象没有他伊利会怎样。”

“我非常希望这个事情都顺利过去,祈祷郑俊怀能够重新回来执掌这个企业。不要像李经纬似的,弄来弄去等到他卧床不起了,又把他抬出来。”

请善待中国企业家

路长全认为,现在中国存在着“媒体暴力”:“中国的一些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企业家太苛刻,不了解他们是多么艰难、多么苦,常常认为自己又搞掉了一个,心里就很踏实似的,殊不知一笔捅死的是一个养活了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其实这非常危险,会大大增加整个中国社会营运的成本。”

在路长全眼里,这些“居心不良”的媒体,就是一群害人非浅的蝗虫:“农夫一年365天在土地上默默耕耘,头顶烈日、每滴汗水摔成八瓣却毫无怨言。当收割季节来临时,农夫看着即将熟透的庄稼露出幸福的笑容。突然,一群蝗虫铺天盖地从天而降,把所有辛苦的劳动成果一扫而光。农夫蹲在田埂上,泪流满面……”

“中国的企业家都不容易,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把企业做了起来。他们所付出的个人代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中国最大硅胶生产企业宏达化工的老板,小学都没毕业。在别人帮不了自己的情况下,他自学了高分子化学,三年后一举攻克了世界性技术难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脊梁,这样的企业家我们不去善待他们,我们要去善待谁呢?”

路长全分析,所有的经济之争背后是品牌之争,而品牌之争后面是信任度之争。中国必须成长起自己的强大品牌。但是,当中国自己的品牌还有缺陷时、还处于襁褓时,媒体和人民应有胸怀接纳、支持自己的品牌,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善意而不应该是破坏性的。

“我很替中国的这些著名品牌当心,这些年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现在就这么轻易地把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搞掉,这么好的人都出事了,大家还能相信谁?中国大企业倒下一个,谁最高兴?谁受益最大?我想肯定不是本土企业。现在往往出事的,是那些强势行业中的强势企业,火腿肠行业如此、家电行业如此、牛奶行业如此、补钙产品行业亦如此。国人当警惕啊,窝里斗现象是最可悲也最可恨的,这会让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寒心的。到时,就让那些国外的企业大肆在中国掠夺财富吧!”

最后路长全“央求”道:“你们媒体的力量还是比较强,你们帮帮他们吧。”

个人小档案

姓名:郑俊怀

职务:原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出生:1950年9月

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学历: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主要产业:乳业

主要经历:1974进入呼和浩特市农林局工作,1975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呼和浩特市国营畜禽场副书记、副场长,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任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所长,1983年1月至1993年5月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3年5月开始任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ceo,2004年12月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入狱,2005年12月31日被判刑6年。

本文选载于张小平著《性格企业家》一书,本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