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一个创意人的自白

“创意算什么?一个失业的单身妈妈能写出创意惊人的《哈利·波特》,一个税务局的小伙子写出活泼有趣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谁还能摆出一副臭架子说“创意”是少数人的事。”

在创意行业打拼了十多年的陈波,现任广州著名的4a蓝色创意cd,他曾经在奥美广告做过设计,在crey做过创作,服务过上海大众集团、统一食品、惠尔浦电器、平安保险、中国移动、百事食品等,也曾获过很多大奖。他对创意这行业有自己见解。

他说,“创意”其实不是多么神秘高深的东西,八岁到八十岁,民工到富豪,人人都有。就像现在出现那么多炙手可热的网络作家一样,写书不再所谓作家的专利,“创意”也不是所谓“创意人”的专利。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视频、图片、笑话等等,足已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创意人自惭形秽。一个失业的单身妈妈能写出创意惊人的《哈利.波特》,一个税务局的小伙子写的活泼有趣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谁还能摆出一副臭架子说“创意”是少数人的事。

说回“广告创意”,其实广告创意比起前面说的那些差远了,有多少人记得某个广告创意?说白了,广告创意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很小,我们随便拿个全国广展的金奖作品给消费者看,看看他们的反应,你就明白了。

陈波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广告人,首先要摆正位置,摆正心态,我们所谓的“创意”对于大众而言,没什么伟大的意义,能让消费者停下他匆忙的脚步,有那么一小会儿,留意了一下你的作品,你已经很成功了。

在记者问及作为4a广告公司的总监,在服务客户方面有哪些优势时?陈波倒很干脆,他说,坦白说,并没什么优势,反而有不少劣势。很多客户都认为,国际4a公司也好,本土4a公司也罢,都存在收费高,效率低,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如果一定要说优势的话,无论时间多紧迫都坚持消费者洞察,无论客户多么功利都坚持要照顾品牌形象,无论预算多低都坚持租正版图片(或拍片、画插画)。这些幼稚的坚持,我们把它叫做“专业”。

广告公司与客户存在不平等关系

陈波认为,广告公司和客户的关系是非常不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的客户还没有养成为“创意”付钱的习惯,原因很简单,中国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低廉的劳动力,所以企业家们已经养成了劳动力不值钱的惯性思维,他们觉得为机器为设备投资是值得的,没有几个老板愿意为工人投资。

而在很多广告主眼里,广告公司和他的工人差不多,几十号人围着几十台电脑,做几张画儿出来,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

至于广告公司自己的定位,当然最理想的是要有自尊、自信。但理想是虚无的,现实是残酷的,广告公司在与客户相处中多数处于弱势的地位,弱势的程度与客户预算的大小成正比。

要改变这种弱势地位,需要足够的时间、有价值的创意和坚强的性格。

广告创意最缺少的就是“标准”

陈波向记者道出了他自己的心里话。他说,最可怕的事实是:广告创意,没有标准。广告史上,那些睿智的大师试图用各种方法来制定“好创意”的标准,遗憾的是,在广告行业如此成熟的今天,依然没有一个衡定的公认的可测量的标准。

销售数据、品牌知名度、品牌好感度、震撼性、原创性、相关性……我不知道?

嘎纳广告奖、oneshow金铅笔、d&ad黑铅笔、伦敦广告奖、纽约广告奖……全世界那么多广告奖项,每年颁发给那么多的好创意,其中多少飞机稿?有多少帮助客户达成了目标?有多少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一个真诚的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的良心吧!

如果说,一定要给“好创意”一个标准的话,那么,达成了既定的推广目标的就算是“好创意”,至少是“有价值的创意”吧。

当然,“飞机稿”也算是“有价值的创意”,因为它安抚了广告创意人那颗自私虚荣又饱经风霜的心。

创意的关键是让消费者明白

陈波说,去挖掘产品的诉求点常用的方法是,消费者需要的,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产品拥有的,这三个交集的地方,就是产品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又叫:卖点)。如果产品在物理属性上和竞争对手同质化,那么就在品牌层面挖掘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情感特征,形成esp独特的情感主张。

创意手法是有迹可寻的,翻几本书,大概能总结出几十种出来。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洞察,消费者究竟需要的是什么?能被什么打动?才是最困难,最复杂,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通常,广告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有创意而无洞察,我在很多广告奖的现场就看见过很多创意古怪,内容却十分苍白的广告。广告行业已经出现了沉迷于奇技淫巧的现象,这种状况有点像这两年的中国电影,漂亮的外壳包裹着可笑的故事。

有一次,我不是做广告的女朋友在翻我的广告杂志,有几个创意她看不明白,我就给她解释,解释出来就是这个样子:吸尘器吸力大,可以把人吸起来;减肥中心能减肥;杀虫剂可以杀虫;瑜珈能教会你把头扭到屁股上……很多古怪的创意背后想说的就是这些废话。她听完后说:你每天加班就是为了想这种东西啊!我无言以对。

揣摩消费者喜怒哀乐是创意的乐趣所在

90年代,由于媒介环境的逐渐复杂,消费者注意力被分散,直接导致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曾经无限风光的“长文案”式的广告逐渐走出广告舞台。

同样的,互联网的逐渐强势必将改变传统的媒介环境,广告将不再是自说自话的信息输出模式,而是邀请消费者一起参与到品牌的舞台上来。这将是广告行业未来面临的新挑战。但,人性是永远不会变的,探求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揣摩消费者的喜怒哀乐……是广告人永远不会停止的工作,这也正是这份工作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