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影像成就梦想

2007年11月8日,柯达新任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方熙采专机抵达北京,参加了柯达中国在嘉里中心举办的“方熙总裁中国行”全国媒体见面会。会后,本刊记者专访了方熙总裁。

记者:9月24日,您被任命为伊士曼柯达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上任后,选择中国作为您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方熙:我已来过中国无数次,对这个美丽的国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只不过这次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国家,作为巨大的增长中的市场,是柯达权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和全球研发业务的重要部分。我可以预见,包括消费数码和商用图文影像业务在内,柯选所有业务在中国都会有美好未来。我更希望能过我和我的团队的不断努力,继续履行提升中国影像行业整体水平的承诺。

记者:历时4年的柯达转型如今接近尾声,此时任命您为首席运营官,您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方熙:我很荣幸能够被委以重任,带领柯达公司跨进美好前景的下一阶段。在蓝礼对图文影像集团做出杰出贡献和玛丽·简继续对我们的传统业务施以出色管理的基础之上,我的工作变得容易一些了。通过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人的努力,柯达正参与到一系列的数码市场中,并把柯达伟大的技术专家历经数十年积累起来的影像科学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运用到这些市场中去。我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数码带给我们的机遇,扩大数码业务,同时继续对传统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我确信通过发挥我们在消费领域和商用领域的优势,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成为一家在数码市场中纵横捭阖的新影像公司。

记者:很多人都很关注转型后的柯达公司的财务现状,您能就此谈谈吗?

方熙:柯达公司目前80%的收入来源干在全球居于首位或前三位的业务。我们刚刚公布2007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3400万美元,合每股0.12美分。数码收入增长了12%,这主要得益于数码印刷版材、nexpress数码印刷机、民用数码相机和数码自助相站的销售。这不仅增强了实现全年目标的信心,并且为进入2008年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记者:数码转型是否意味着柯达要逐渐放弃传统业务?

方熙:我认为柯达的传统和数码业务是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的关系。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的发展无法抛弃传统的根基,柯达在传统影像方面的优势也必须通过数码业务的发展得以继承和发扬。而“影像”则是柯达在不同业务领域发展永远的交集。

柯达在传统胶片领域积淀的影像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技术优势,被成功应用于柯达现有的两大数码业务领域,消费产品业务和图文影像业务,也由此发挥出不可小视的力量。百年的影像品牌力量为柯达锁定了相当数量的客户群,具备丰富经验的人才团队则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数码转型”的持久战中,传统胶片业务的资金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仅2007年上半年,胶片产品集团在大幅削减销售及管理费用的同时,仍实现了20%的利润率,超出去年同期5%,更远远高于目标的12%。正是传统业务的资金,为数码业务的成长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更为新业务的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记者:听说目前柯达正在压缩各项开支,是这样吗?

方熙:挺进数码市场的柯达,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在继承优势的同时,也势必要根除旧有的弊病。为了适应数码市场的节奏,节约、高效、责任明确的新型运营和管理模式在柯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行。在2007年的第二季度,公司就削减了约8700万美元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推动了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的提高。而在推行新模式的同时,柯达仍保留了传统时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使转型成为了凝聚全公司员工集体力量的行动,保证了转型的成功。在技术创新方面,柯达一直是拥有专利项目最多的影像公司,数码时代的柯达依然保留了这一传统。今年柯达突破性的多合一喷墨打印机和超高感光度的新型影像传感器又在新的领域为柯达开辟了无限可能。

记者:转型后的“新”柯达是否意味着柯达告别了“旧”的传统和优势?

方熙:当然不是。柯达的转型是适应时代,对自身传统和优势的延续,而数码影像也正是对传统影像的传承。百年根植于传统影像领域的发展历程赋予了柯达丰富的技术、人才和品牌资源,这些都构成了柯达在影像市场,不论是传统还是数码时代,匹敌群雄的竞争优势。数码浪潮是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柯达则勇于选择了发展自身资源和优势,参与新一轮优胜劣汰的竞争。如果柯达缺乏“发展”的眼光,固守旧有的辉煌,那所谓的优势只会成为昨日的“曾经”。柯达转型的诉求就是使原来有限的资源和优势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驱动力。

记者:您认为柯达的未来会怎样?

方熙: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难以寻找,市场的未来走向也绝对无法预期,但顺应变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是不变的准则。不论是用数码的力量延续传统的辉煌,还是在“旧”柯达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更新、更完善的柯达,不变的是柯达和柯达人对影像的执着热爱。柯达的信念,永远是让影像之美成为更多人更精彩和更完善的享受。